瑞典學院將20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以表彰他“創(chuàng)新的戲劇和散文,為不可言說的事情發(fā)聲”。這也是繼2005年的哈羅德·品特之后,再次由劇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此,有人認為戲劇在現(xiàn)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沒有太大的價值,諾貝爾文學獎自然也沒必要關注劇作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增加了戲劇體裁的課文,其中必修下冊教材的第二單元為戲劇專題,選取了三部經(jīng)典悲劇作品——《竇娥冤》《雷雨》《哈姆萊特》,單元導語的第一段內(nèi)容是:“對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懷悲憫;鄙棄丑惡,追求正義,堅守良知:這些都是人類應該具有的品格?!?span style="display:none">N9q答案圈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并結合教材中的相關篇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這是一則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第一段內(nèi)容是諾貝爾文學獎在18年后再次頒給劇作家,并引發(fā)了部分人對戲劇這一文體的價值和諾貝爾文學獎評價標準的質疑。材料中“有人認為……”的內(nèi)容是膚淺、片面的結論,意在反向引導考生思考戲劇在當下的價值。材料第二段內(nèi)容是給考生的提示,其中引用的單元導語強調了戲劇對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積極作用,教材中的課文可以作為本次寫作的突破口。
范文:
雷乍驚戲劇響 正身黜惡砭時弊
帷幕一展,熾光燈下,千年經(jīng)典在此間上演。粉飾悲歡離合,精妙起承轉合,眼見高樓矗起,眼見大廈將傾,眼見英雄困窘,戲劇以激情澎湃的動作,擲地有聲的臺詞,悲情激昂的音樂,煥發(fā)出振奮人心的力量,這是戲劇帶給我們獨特的藝術審美享受,亦是經(jīng)典孳孳不息的流傳方式。
瑞典學院將20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引發(fā)眾議,有人“戲劇在現(xiàn)代人日常生活中已然沒有太大價值,諾貝爾文學獎無須關注劇作家”觀點甚囂塵上。只是,我們的文化真的可以用社會達爾文主義來簡單抹平嗎?其淺薄鄙陋可見一斑。
請君看流芳名作《竇娥冤》,其主人公不懼奸佞同強權抗衡,勇拒邪惡逐正道之光。寧赴死都不愿與黑暗勢力為伴,是當時腐朽黯淡社會的光明殉道者之死,是精神廢墟中身先士卒的勇者,令人敬佩萬分。關漢卿筆下“六月飛雪”和竇娥的一聲聲怨嘆,震聾發(fā)聵了多少顆蒙昧之心。戲劇,以其極強的劇情沖突與畫面表現(xiàn)力,比普通作品都更能夠震撼人心,獨迥異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別具一格的語言表達形式,如同一張有張力的網(wǎng),賦予觀者心靈滌蕩。
戲劇多以悲劇而著稱揚聲。這些戲劇家大多依托現(xiàn)實而創(chuàng)作,針砭時弊,激濁揚清,以其超凡表現(xiàn)手法賦予人物鮮明性格,于時代一記響亮的警鐘。讓民眾意識到正懸于頭頂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我們聽到,“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對人生的意義的追尋與思索;我們看到《雷雨》中對于封建大家庭的反抗和斗爭,以及其必將走向滅亡的歷史趨勢。
無論處于何種困厄背景中,劇作家們挺身而出創(chuàng)作戲劇,喚醒民眾心靈,引發(fā)人們對于真理的探求尋覓,夜行于無人之境。他們正身以黜惡,懷悲憫之心,守良知之行。他們是為自由開道者,我們不可使其困厄于荊棘;他們是為真理而發(fā)聲者,我們不可使其銷聲于沉匿;他們是為眾人抱薪以驅風雪者,我們不可使其凍斃于冰雪。他們對于人性的呼喚,探求,是我輩長纓在手,所萬萬要縛住的。
時至今日,戲劇與劇作家仍是我們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們以超俗敏感之心體悟社會揭開一切文飾。《俄浦狄斯王》中的“勇士啊,風,趁筋骨未鈍,腕血未冷”,不正是號召人類,摒棄邪惡佞、正身黜惡、大道其行的寫照?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