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手機、外賣、朋友圈、抖音、支付寶……這些新生事物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有人說,這些事情正在毀滅年輕人的生活,摧毀青年一代?!拔覀兒孟褚蔡菀妆弧畾У簟税?!”一位青年朋友無奈地說了這么一句,還配上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作為新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
限制性
1.“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引導語要求考生思考和聯(lián)想要在“以上材料”基礎上展開,而不是信馬由韁,胡思亂想。“以上材料”指“有人”認為手機、外賣、朋友圈、抖音、支付寶等等,“這些事情正在毀滅年輕人的生活,摧毀青年一代?!倍耙晃磺嗄昱笥选背址磳B(tài)度。
2.“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此”即“以上材料”,脫離材料即為跑題。
3.引導語“手機、外賣、朋友圈、抖音、支付寶……這些新生事物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并沒有完全否定這些新生事物,而且肯定了這些事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與下文有人說“這些事情正在毀滅年輕人的生活,摧毀青年一代”并不是完全對立關系,只是引導考生質(zhì)疑“有人說”的觀點。
4.引導語“作為新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暗示了寫作者的身份,“成長”暗示了命題人的價值取向或者希望青年人選擇的價值取向——青年一代不會被摧毀,新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面對“這些事情”不應無奈,應該學會高雅生活、健康生活和自我管理,讓自己健康成長。至少你不選擇沉溺,就不會被摧毀。
開放性
1.“聯(lián)想和思考”是開放的,只要是在否定“有人說”的基礎上圍繞“以上材料”觸發(fā)的“聯(lián)想和思考”都是可以的。
2.立意角度相對開放。對于材料中的“有人說”雖不能見仁見智,但還是可以有不同的否定理由,自圓其說即可。
3.思考的深度有開放空間??忌粌H要針對材料就事說事,還要能挖掘事理。這個材料其實是談青年的成長,要求青年在面對抖音、手機、外賣、支付寶的誘惑時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學會自我管理,這即是一種成長。
4.文體是開放的。“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并沒有限制文體,只要能展現(xiàn)青年人對以上材料的感觸和思考都行。若就思考的深度來講,還是議論文更好。但不管什么文體,都必須文體特征明顯。
解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題目,類似于2018高考全國Ⅱ卷的作文形式,只不過那個題目要求證明沃德是正確的,這個材料要求論證“有人說”是錯誤的。就考察重點來說,都側(cè)重于思維能力的考察。從材料內(nèi)容來說,這個材料更貼近生活,考生有話可說。這個題目還突出了價值觀層面的考查,材料觸及的是青年人的成長問題,要求考生能夠正確面對網(wǎng)絡新生事物,做駕馭生活的主人,不做網(wǎng)絡生活的奴隸。
參考立意:
1.青年人不會被網(wǎng)絡毀掉。
2.不是“抖音”毀掉你,是你不會自我管理。
3.成長還是娛樂至死?你我來選擇。
4.“抖音”,是你毀掉自己的借口。
5.做網(wǎng)絡的主人,有度無需畏懼。
范文:
青年人被毀掉了嗎
“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頭條看世界。全家微信學養(yǎng)生,好友全在拼多多?!边@已然成為了新時代青年的“標配生活”。我們的生活正越來越與這些新時代的產(chǎn)物密不可分。
這樣的景象,讓不少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青年人被毀掉了嗎?(結(jié)合材料提出問題,引人深思)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生事物的出現(xiàn)顛覆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與價值體系。在帶來便捷的同時帶來諸多弊端。觸手可及的便捷服務和無孔不入的碎片化娛樂深入了青年人的生活。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應用在滿足人們娛樂需求的同時難以避免的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日積月累偷走了寶貴的時間,消磨了堅定的意志。公眾號,微博,朋友圈,信息的碎片化分散著人們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們深度思考、仔細探究的能力。難怪有人疾呼:青年人正在被毀掉。(先分析對方觀點的合理性,欲擒故縱)
這樣的觀點似乎有理有據(jù),但卻難逃浮于表面、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
首先,這些新生事物并非百害而無一利,恰恰相反,他們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巨大便利。比如短視頻和新媒體,他們大大降低了輿論場里發(fā)言的門檻,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直接面對廣泛的受眾,再小的聲音都有了激起驚濤駭浪的可能。這給了青年人前所未有的機遇,讓我們有豐富的機會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夢想。(分析對方觀點的漏洞,進行第一次反駁)
其次,生活方式的變化是時代變化的必然,不能一概而論把新生的事物統(tǒng)統(tǒng)劃為糟粕。
有一些變化正反映了時代的進步。比如有人指責,青年人患上了“手機依賴癥”,吃飯用手機點外賣,購物用手機逛電商,出門用手機打網(wǎng)約車,連每天走路也不忘拿著手機記個步數(shù)。人活脫脫變成了手機的附庸。真的如此嗎?恰恰相反,這正是新時代新技術(shù)帶給我們的便利。不妨試想,青年人真的不能沒有手機嗎?沒有手機會怎樣呢?恐怕多數(shù)人第一反應就是——不方便。我們并非沒有手機不能干什么,而是沒有手機不方便干什么。正因為有了手機打車,我們才告別了風里雨里霧霾里,站在路邊揮手攔車的歷史。青年人主動擁抱新的生活方式,享受便利的現(xiàn)代生活并無過錯。(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進行第二次反駁)
最終,青年人并非想象中的那樣弱不禁風,一碰就倒。也并非只會毫無主見的隨聲附和、人云亦云。生長在物質(zhì)條件極大豐富,信息大爆炸時代的我們,不僅生來就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豐腴的物質(zhì)條件,更有著前人所不曾想象的豐富知識來源。固然新生事物難免帶來諸多弊端,但我們相信新時代的青年人有條件有能力克服這些障礙,善用這些新興事物。(從青年人的成長角度第三次反駁)
青年人并非被毀掉的一代,相反,我們是勃勃成長的一代。(三次反駁之后,有力樹立自己的觀點)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