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夫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彼?,潤澤蒼生萬物,也滋養(yǎng)了中國文學。古往今來有太多關于水的文字,關于水的故事和關于水的思考。有“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佳話,有“杏花春雨江南”的柔美,有“滴水穿石”的堅持,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有“上善若水”的哲思……水讓文字有了生命,水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性靈。
你對以上材料有怎樣的思考和聯(lián)想?請以“水”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范文:
水鑄中華文化
水,充塞天地,上為云雨,下為河澤,滋潤萬物。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國的出現(xiàn),都與大河流域有關,而受黃河長江滾滾不息之流水潤澤萬千年而不止的中華民族,我相信:我們的骨子里,流淌的是水贈予的性靈。
古語有云:“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边@無疑是中華民族仁和、友善品質(zhì)的最好體現(xiàn),于個人而言,與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沒有紛亂侵擾無疑是最大的解脫。反觀當今社會之亂流,誠然,進取心與好勝心推動人類拾起火種自蠻荒的洞穴走出,但有些人追名逐利,忘卻初心,以近乎偏執(zhí)的心態(tài)踩踏著他人,狂熱地伸出雙手,想要拔出目的地的旗幟,無所不用其極。且不論對于其他人與社會造成的傷害,這既可笑、可嘆又可怕之執(zhí)念,未嘗不是自溺于苦海。因此我們當重拾“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于社會、國家而言,這是進步之不二法門。昔北美洲有一霸,損人利己,貪得無厭,面臨如今政治多極化的格局,未嘗不覺驚恐萬分。而我中華民族建立之國家,奉行“一帶一路”多邊主義政策,普惠眾國,益于人類,不正合乎“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嗎?
古語有云:流水不腐。中華民族向來倡導開放學習,只有不間斷地學習新知而革除陋習,才能維持人心靈的澄澈,以至社會的安寧、進步。有七言為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雖然近代中國曾閉關鎖國,但那僅是當時權貴短淺目光所致,無論是官員中有識之士的洋務運動,康有為“公車上書”,乃至各種革命活動,還是現(xiàn)代中國之留學生,無不體現(xiàn)中華民族師法他人長技,堅持改進與變革,使社會國家如江河流水不致腐朽的精神品質(zhì)。
古語有云:“坤至柔而動也剛”。柔和的水,往往被一些人視為不作為、不進取之代表,被認為像“國人藏在骨子里的軟弱”。我則不以為然,中華文化根本之一的道家學派也常被置于相似的境地。誠然,人們讀到了道家表面軟弱的一面,“與人不爭”“清心寡欲”,不正是逃避之表現(xiàn)嗎?然而,他們沒有讀出道家骨子里如水般的剛烈與決絕。道家學說誕生的時代是一個并不光明的時代,縱橫家大行其道。如楚狂人笑孔丘之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道家敢于與黑暗決裂,與清風明月勁松為伴,不正是反抗精神之體現(xiàn)?不正是其師法“水”的“剛”之體現(xiàn)?
至今日,水的精神已然注入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血脈深處。有的人忘記了,有的人裝作不記得,而吾輩有志青年人,定當秉持水之精神文明,“水鑄中華文化”。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1872935735@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