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專家因為知識、技能以及專業(yè)屬性,而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也是經(jīng)常給大家提供建議的主要人士。但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專家一詞有時卻變了味。以致“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話題,屢屢登上熱搜。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一現(xiàn)象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我們的選擇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何以登上熱搜?站在知識之巔的專家何以不再高大偉岸?“知識就是力量”的傳統(tǒng)認知何以被扭轉?
所謂專家,指在某一領域、某一行業(yè)或某項技藝等方面有較高造詣的專業(yè)人士。廣闊的社會生活是滋養(yǎng)正確言論的肥沃土壤,專家的建議應該源自實踐、歸于生活。
然而,現(xiàn)實中不時沖上熱搜榜的專家建議,諸如“建議年輕人別在通勤上花過多時間”“建議年輕人不要買房”等建議,不是超出了專家的專業(yè)領域,就是無視建議對象的生活實際,抑或沒有任何調查研究的拍腦袋發(fā)言,這些空談美好卻遠離人間煙火的建議,既丟了專家的權威,又失了專業(yè)水準。
在信息閉塞、知識相對匱乏的年代,人們趨向于膜拜專家,視專家建議為真理。如今,各種信息似潮水般涌來,知識獲得渠道多樣便捷,專業(yè)化領域漸漸向普通人開放,人人都有發(fā)言權,人人都可以對現(xiàn)實生活甚至專業(yè)領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質疑……于是,專家不再被奉上神壇,其權威性也逐漸被消解,個人主張與建議逐漸有了生存與聲張的空間。
馬克斯·韋伯說:“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理性化、理知智化,尤其是將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終極而最崇高的價值,已自公共領域隱沒。”于是,不少人大聲疾呼——我們不需要專家!建議專家不要再建議!然而,我們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專家嗎?專家建議真的一無是處嗎?當我們聽從網(wǎng)友的建議,一腳踢開專家、拋開專家建議時,種種無知謬論是否能退出輿論舞臺?我們真的就能更好地面對生活、解決問題嗎?
答案一定不夠美好,或者說一定不美好。
我們需要的是,面對專家的種種建議,不被權威嚇到,不被群體認知裹挾,保持自我的辨別力和守正之心。在我們認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專家建議終究只能成為一份參考素材,這些素材可能有違你的觀點,但沒關系,它不是一本不能違反的“法典”。建立自己的認知能力與邏輯思維,并借鑒和討論專家給出的“參考素材”,堅定地給出自己的判斷和觀點,不斷修正和完善自我。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以自己的大腦去思考,以實踐去檢驗,最終去超越專家。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