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世界上有各種聲音,有的理性,有的感性;有的宏大,有的細?。挥械挠辛?,有的無力;有的真誠,有的虛偽……我們要敢于傾聽聲音,也要善于傾聽聲音。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對材料的理解。材料共兩句話,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1)第一層,“世界上有各種聲音,有的理性,有的感性;有的宏大,有的細??;有的有力,有的無力;有的真誠,有的虛偽……”
這句話為總分關系?!笆澜缟嫌懈鞣N聲音”為總起,“有的理性,有的感性;有的宏大,有的細小;有的有力,有的無力;有的真誠,有的虛偽……”為分說。分說內(nèi)部又構(gòu)成對比關系,拓展了聲音的范疇,給考生以啟迪。
寫作時考生需闡釋各類聲音的內(nèi)涵和價值。如:“理性”的聲音是什么,是基于冷靜的態(tài)度、全面的認識、詳細的分析、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思考、后果的預知而發(fā)出的聲音,如傾聽《光明日報》的聲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撥亂反正;
“感性”的聲音,是基于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現(xiàn)象、外部聯(lián)系、各個側(cè)面的認識而發(fā)出的聲音,如傾聽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而捍衛(wèi)家國安寧;
“宏大”的聲音,是基于家國天下的大格局而發(fā)出的聲音,傾聽鄧小平的號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而投入科研;
“細小”的聲音,是基于小視角個體冷暖、順逆、褒貶等而發(fā)出的聲音,如傾聽民生的呼喚而順應民心、改善民生;
“有力”的聲音,是基于深刻地認知、強大的氣魄、堅定的信念等而發(fā)出的鏗鏘有力的聲音,如傾聽毛澤東“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雷霆聲音,科學家們隱姓埋名矢志不渝科技攻關;
“無力”的聲音,是基于淺薄的認知、微弱的氣場、猶疑的態(tài)度等而發(fā)出的聲音,如各種消極抱怨、反復無常的聲音,選擇遠離;
“真誠”的聲音,是基于肝膽相照、追求真相、赤誠相待等而發(fā)出的聲音,如“黃炎培之問”“李約瑟之問”“錢學森之問”等等,傾聽各種誠摯的逆耳忠言,應該汲取智慧;
“虛偽”的聲音,是基于華而不實、陽奉陰違、巧言令色而發(fā)出的聲音,如奸臣小人口蜜腹劍之言語,當火眼洞察,明辨真?zhèn)巍?span style="display:none">7OA答案圈
范文:
以敢聽納百川,以善聽存菁華(56分)
歷史上波譎云詭的紛爭催生出“兼聽則明”“察納雅言”的帝王決策傳統(tǒng),然“聲聲入耳”,不免泥沙俱下-受蓋匪淺者,不在少數(shù),讒諂蔽明者,亦為眾多。由是觀之,傾聽不同的聲音,不僅是一種海納百川的能力,更是一門去蕪存菁的藝術。
世界上有無數(shù)種聲音,傳達無數(shù)種意義。理智處它是新文化運動的革新設想,高瞻遠矚,力挽狂瀾;感性時它是借以風花雪月抒情的詩詞歌賦,余韻悠長,耐人尋味;它可以直誠如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也可以虛偽如各懷鬼胎的巧言亂語;它可以宏大如領導人振聾發(fā)聵的建設呼聲,也可以細小如百姓各抒己見的民生提議......
言說者的表達方式和主觀意圖賦子了“聲音”不同的形態(tài)與內(nèi)涵,而傾聽者的態(tài)度則決定了“聲音”的價值和果效。厲王的彌謗終釀成霸業(yè)的傾覆,清朝的塞聽也招致西方的炮火,血淋淋的歷史早已昭示了傾聽不同聲音的必要性,為國如此,于人亦然。
然而忠言難免會逆耳,道理也可能來自宿敵,良策或許與己相悖,或許史無前例......這時候就考驗我們“敢于”傾聽的度量與勇氣。惜有孟嘗君降尊紆貴,兼聽雞鳴狗盜一徒之聲以成霸主;唐太宗從善如流,不計魏征冒犯之嫌以納佳言;今有那小平傾聽“資”“社”辯駁而開啟市場經(jīng)濟的空前嘗試;基層干部深入群眾集思廣益以建美麗家園。只有敢于傾聽不同的聲音,才能通過不同的立場和視域汲取智慧,為解決問題開辟多元的道路。
然而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眾口鑠金,正如《沉思錄》所言“我們聽到的只是觀點,不是事實”。傾聽不同的聲音,要“敢于”,更要“善于”,即需要我們質(zhì)疑,甄別,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從傳銷組織誘導性的話語,到西方搬弄是非的反華論調(diào),面對這種虛偽的邪惡的聲音,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聽為善;一些眾說紛紜的言論,我們可以聽,但必須保持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寧可存疑也不盲信;而面對有價值的聲音時,我們要講究聽的技巧,量體裁衣,化為己用,以宏大之篇自勵,以真誠之諫自省,以感性之辭感發(fā)靈趣,以理智之言前瞻遠謀...如果說敢于傾聽是具有奠基意義的選擇,那么善于傾聽便是承前啟后的手段,讓聲音的意義落到實處,真正服務于自我發(fā)展與社會實踐的需要。
正如江海之浩非一源之水,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一人的智慧終有限,而傾聽不同聲音則能拓寬其邊界。當今時代有自己的“百家之鳴”,也夾雜了不和諧的“靡靡之音”,我輩青年當鍛煉敢聽、善聽的能力,去蕪存菁,以臻至善,相信終會收獲思想交匯的火花,自我升華的力量。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