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我們常聽說:詩和遠方屬于每一個人??鬃诱J為,一個人需要“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韓愈也說“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西方現(xiàn)代哲學家也特別重視詩歌教育,認為詩歌能夠讓人有一種寬廣自由的胸襟情懷。生活在節(jié)奏快、壓力大的現(xiàn)代社會中的青年一代,詩詞佳作又是如何浸潤我們生命,涵養(yǎng)我們情懷,培養(yǎng)我們優(yōu)美人格的呢?
在你的青春時光中,你肯定與詩歌有過不少交集、很多故事,請以“我與詩歌”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選準角度,自擬標題,文體特征鮮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詩歌讓我們穿過了人生的荒寒
詩歌是文學園圃中的貴族,它以簡短的篇幅,靈活的表達,思想的光亮,潤澤著讀者的生命。在某些恰當?shù)臅r間節(jié)點讀一些恰當?shù)脑姼?,會給我們生命帶來了光亮,也會助力我們穿越了人生的荒寒。
讀高中時,語文周江老師在高一某節(jié)課上補充了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碑敃r,周老師在講這首詞時,將時間、空間、人三者的關(guān)系對舉起來,讓我們體會人在時空交錯中的流變,品味人生的荒寒感。可惜,當時我太年輕,沒經(jīng)歷過太多的人事,未能跟作者產(chǎn)生較大的共鳴感,更沒有讀出什么人生的況味來。
時間流轉(zhuǎn),逝者如斯,當我成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每每授課跟人生命題相關(guān)的課文時,就想到當年周江老師所教的《虞美人·聽雨》,比如教授《我與地壇》《蘭亭集序》《赤壁賦》《項脊軒志》《琵琶行》《聲聲慢》時,就會給學生鏈接《虞美人·聽雨》,讓學生體味個體生命在時間和空間擠壓下的渺小。任何一個人,大抵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少年輕狂、壯年不易、老年凄涼,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從容地面對“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學問題。大概是2008年秋天,我執(zhí)教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想到自己精神上受損的母親加上自我工作上的挫敗,我頓有淚滴“點滴到天明”的共鳴感。那天,課堂上的失態(tài),多年之后,本屆學生都能給我如實描述出來。我在想,學生能在課堂上體會到“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人生,更需要一個人去獨自面對人生的荒寒”的道理,以詩育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2014年冬至前后,一位姓盧的男生,因家里和情感雙重原因而自虐,連續(xù)三天不吃飯而造成身體虛脫,我把他送到醫(yī)院醫(yī)治好后,給他講蔣捷的《虞美人·聽雨》,他屬于理解力超強的那類男生,聞弦歌而知雅意,知道了如何好好地對待自己的生命,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讀大學時,盧學生專門寫了一篇懷念我的文章,旨在表達我對他的等待,我對他的包容。特別是他寫的“當我屢次犯錯時,你保持的笑容,你講的《虞美人·聽雨》成為我黑夜里永恒的光亮”。
人生是一條向東而逝的河流,不同的節(jié)點,經(jīng)過不同的港灣,在前行的過程中,有時波濤洶涌,有時漣漪陣陣,有時水平如鏡,不管處于哪種狀態(tài),都需要詩歌(文學)來潤澤生命。特別是遇到人生之坎,更需要詩歌來幫助我們度過人生的荒寒。慢慢走,不著急。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