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是賈玲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改編自自己創(chuàng)作的同名小品。
賈玲在電影創(chuàng)作上初出茅廬,然而,這樣一部笑中帶淚、一部帶有喜劇元素的悲情作品打動了億萬觀眾,既叫好,又叫座。
劇情并不復雜,雖然運用穿越的手法切入,有點俗套,但也能使主人公在故事中跳入跳出,推動劇情發(fā)展,比單純回憶性敘事手法顯得生動活潑,同時也使觀眾產生一種夢幻與現實交織在一起的恍忽迷離的感覺。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的自傳體作品,現實中賈玲的媽媽確實也叫李煥英。賈玲也算本色出演,作品中的賈曉玲明顯就是以賈玲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但文學作品畢竟屬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中的賈曉玲不能完全等同于現實中的賈玲。
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賈玲和姐姐曾經談到過自己母親去世的原因。據賈玲說,父母一起去通稻草,因為草堆得比較高,媽媽坐在爸爸開的小翻斗車上,然后不小心失足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當場就去世了。在火葬母親的時候,賈玲還是難以相信這個事實,雖然賈玲的姐姐已經讓賈玲去看媽媽的最后一眼了,但是賈玲說,自己那個時候就是傻的不能相信媽媽已經去世的事實。這成為賈玲永遠的痛,也成為賈玲創(chuàng)作《你好,李煥英》的初衷,就是懷念母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母親沒等到賈玲成功,沒享受到賈玲成功的喜悅,更沒給賈玲回報她的機會,便匆匆撒手人寰。這成為賈玲心中邁不過的一個坎。所以,賈玲不惜運用穿越的手法,恨不得擁有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穿越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變身姊妹替母親分憂解難,甚至愿意創(chuàng)造機會讓“母親”(姐妹)嫁給一個干部子弟,而不是“鍋爐科”的父親,目的就是讓李煥英少受點罪。故事雖然荒誕,但把無以為報的拳拳愛母之心,表達的無以復加。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影片打動觀眾讓觀眾淚濕衣袖的就是親情,講述的也是父母與子女的故事。
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我是讀了魏山虎校長《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之后,心生感動,于是決定領女兒一起去觀看。
女兒學習比較用功,成績也比較好,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后變得沉默寡言,有時心情煩躁,平時顧不上鍛煉,顧不上與同學交流,顧不上睡覺,課上課下鉆入書堆,身體也越來越差,心理上似乎有點亂了陣腳的意思,作為父親很是替她擔心。正如影片中李煥英所講的,我也愿意讓孩子健康成長,做一個快樂上進的人就夠了,善交流,有朋友,懂人情,能獨立。
電影結束后,我和孩子談影片中的故事,談創(chuàng)作手法,談人物命運,沒想到孩子對一些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并感慨地說:“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感同身受”,我明白她說的是賈曉玲穿越與李煥英做姐妹一事。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
今天上午,一位家長發(fā)微信向我求助,孩子放假在家,不停玩手機,誰的話也不聽,姥姥姥爺勸他,孩子反而惡語相向,六親不認,家長氣的說放棄了,要離家出走。離家出走當然是氣話,說放棄也是氣話,但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正常的人,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擺在不少家長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與孩子沒法交流,打不得,罵不得,無奈之極,疲憊不堪,這究竟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你好,李煥英》,您給說一說!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