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禮儀
猶記得某個濕漉漉的放學傍晚,我緩緩地行走在天橋上。賣白蘭花的婆婆依舊坐在小矮凳上侍弄著那瓷白色的花兒,初春的風便將那淡淡的芬香氤氳開來。天橋上的人向來是不多的,迎面走來的都是些眼生淡漠的面孔,除了那席地坐著的行乞老頭。規(guī)律的生活軌跡使我對著每日經(jīng)過的風景全線極是熟悉,那老頭兒常于這天橋上定點行乞。起初也是同情的,予了施舍,長久便也就習慣了,顏色不改地從他身邊經(jīng)過,匆忙時連個側目也不曾記得。
今日卻略顯不同,遙遙就看見兩名制服城管在與他交談著什么。那老頭兒傴僂站著,略顯不安。大抵又是“城管來了”這樣的戲碼吧。我暗嘆一口氣,待走近了發(fā)現(xiàn)情況與我所猜的大致相同,卻恰巧聽到最后幾句對話:“這次就算了,你自己注意?!薄爸x謝?!?span style="display:none">DhB答案圈
我在那余音未盡的兩字中霎間炸騰。像是心中一塊藏青色的海綿瞬間浸滿了水變得沉甸而密實,連帶著那顏色也深邃不明起來,在帶著瞑色愁思的晚霞中,我竟然連回頭看一眼那老頭兒的勇氣都沒有。
我不知道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用著怎樣的眼神說出這兩個顯然有些違和的字眼。竟讓我隱隱覺得他也許只是出于一種基本的禮儀,一種他習以為常的相處方式。
盡管城管的神情和語言中帶著一目了然的驅(qū)逐,例行公事一般的對話不帶絲毫溫暖。但他們卻足足收到了一句“謝謝”呀!
不為做錯事的懺悔,也不是討好的應對,只是很平緩很純凈的一聲“謝謝”。更像是出于習慣和教養(yǎng)的一種禮儀的姿態(tài),像是對生活、對他人一種敬意的態(tài)度。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著各種禮儀:待人接物、律己敬人、克己復禮……無論是小至稱呼、穿著這樣的細枝末節(jié),還是大到與情商、職場都間接掛鉤,禮儀于我們更多的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拘束。就像是被明碼標上了“交際上的藝術”“溝通中的學問”這些光鮮亮麗卻實則中空的標簽。
又憶起家中有老人去世時,依照鄉(xiāng)下的老規(guī)矩是要守喪戴孝的。于是目睹了姨母明明已哭不動了,卻還不得不拖長了特定的哀調(diào)假意地嚎哭下去。也看到大學畢業(yè)的堂姐遵從習俗七日不洗頭,待到終于第八日,卻還要生生喝下一杯渾濁的洗頭水方可。
我不懂這些所謂約定俗成的禮儀有什么存在的意義。繁文縟節(jié)歲所追求的不過一片形式主義。做給他人看,以為難自己為條件。其實何必呢?明明知道很多時候為的不過是莫須有的心安,卻把它當做一種傳統(tǒng)和美德置于頭頂虔誠行拜。
不得不承認,禮儀對于一個人來說極為重要,說是一種形象的象征也不為過。更何況中華民族素來便有詠頌禮儀的傳統(tǒng)。“致福曰禮,成義曰儀”,用禮節(jié)和儀式一點點鋪出禮儀的輪廓,塑成了自古聞名的禮儀之邦。
但無論是什么,都逃不過時間推移的考驗,無一例外。
時間的作用,無非就是一個巨型的篩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老祖宗的規(guī)矩,自有其誕生的緣由,但我們在隨著時代一起前進的途中當真有必要照單全帶走嗎?
我所欣賞、認可的禮儀僅僅像是那行乞老頭的“謝謝”一般,也許無太大意義和價值,卻像是習慣一樣深刻到骨子里去。
帶著一種很平等的味道去尊敬他人。以這種尊敬作為禮貌的含義,作為展現(xiàn)禮儀的媒介。
并非需要用肅重的敬語稱呼、也不必處處留心到談吐的細節(jié),更不是在乎些所謂的紳士、淑女的行為舉止。
禮儀,不過是種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都保持著敬意的態(tài)度罷了。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1872935735@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