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藏乾坤 放眼看星辰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陳獨秀先生寄語青年“世界的而非鎖國的”,這對于我們正確處理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是大我情懷,而非精致小愛;這是寰宇視野,而非畫地為牢;這是高瞻遠矚,而非燕雀之志。
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家國天下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明特有的世界觀,更是中華兒女最富內涵的價值追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中擎起了人生追求的政治旗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中樹立了儒家士子的精神標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坦露了無上的道德情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展現(xiàn)了博大的責任擔當。以天下為己任,協(xié)和萬邦、達己利人,這些豐厚的民族精神與優(yōu)秀文化基因薪火相傳、弦歌不輟,我輩青年當秉持世界眼光,追求世界大同,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進步。
要把眼睛睜開,把門戶開放,而不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同時要增強防護屏障,做好過濾,剔除臟的、污的、濁的、渾的,平衡好看世界與拿進來的度。我們要凌絕頂,覽眾山,要看天上的街市。我們或互通有無,或蓄積存放,或使用毀滅,那么,青年定會是新青年,國家定會生機盎然。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明朝的“海禁”,讓“片板不得下海”,嚴重遏制了商貿經(jīng)濟的發(fā)展,更阻礙了青年登高望遠的步伐。清政府變本加厲、嚴防死守、彈壓稽查夷人夷事,最終完成了自掘墳墓。英國的數(shù)學囿于偏見,目光短淺,曾經(jīng)過度拘泥于牛頓的“流數(shù)術”,致使本國數(shù)學發(fā)展落后百年。浴火重生,近代中國一步步推開沉重的國門,鳳凰涅槃,現(xiàn)代社會一絲絲墜結于四通八達的網(wǎng)絡。
李大釗號召青年要敢于乘風破浪,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毛澤東深諳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涼熱。鄧小平指出,我們要能夠隨著自己的發(fā)展,對人類做更多的貢獻。習近平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得更加和平、更加繁榮。同榮辱共進退,為全球進步事業(yè)而奮斗,這應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恢弘氣度,更是中國青年對藍色家園秩序的莊重維護。
我們應當志存高遠、敢于擔當,著眼本國和世界,著眼全局和長遠,自覺擔負起時代使命。
絲綢之路至大唐貞觀后,聲教遠被;一帶一路,推動經(jīng)濟一體化;全球抗疫,需要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熙熙攘攘的各地人群,閃閃爍爍的萬家燈火,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從南極到北極,從歐美到亞非拉,從古至今,山河依舊,海晏河清,需要我們接續(xù)火炬,聯(lián)通世上一切友好和睦,掃盡所有慘然陰冷,穿過溪流深淵,翻越荊棘深山,向著光明,向著前方,向著明明白白的星辰大海。不必等待,明天,就現(xiàn)在,“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做一個幸福的人!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青年當編織荊棘為花束,俱懷逸興壯思飛,應上青天覽明月。提一籠暖暖春陽驅散陰霾的天空,讓風雨中的人們感受心與心的鏈接;攜一脈脈脈流水潤澤干涸的土地,讓漫天風沙里的人們共享世紀甘霖;采一縷清風拂拭耳畔,讓焦躁不安的心靈得以安頓,“鳳皇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足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